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消化內科醫(yī)學進展 > 追蹤2015年消化疾病周“足跡”(四)
2015年消化疾病周(DDW)上個月在華盛頓圓滿召開,David A.Johnson教授(Eastern Virginia醫(yī)學院消化科主任,醫(yī)學教授)近日在Medscape網站上對本屆DDW熱點研究進行匯總,克羅恩病和內鏡檢查,胃食管反流病,胰腺功能不全,腸易激綜合征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今日繼續(xù)更新,詳情如下
消化道出血和NSAIDs
一項由Chan(因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和出血的一些開創(chuàng)性研究而注明)帶領的隨機試驗[1],對心血管病和胃腸道病高風險關節(jié)炎患者的復發(fā)性潰瘍出血預防進行研究。他們將患者隨機被分配接受塞來昔布或萘普生治療。這些患者允許服用阿司匹林,終點為臨床再次出血。
環(huán)氧合酶2(COX-2)抑制劑的危險比為0.45,即使允許使用阿司匹林。因此,相比非選擇性抑制劑,選擇性COX抑制劑風險降低55%.如果正在面對這些心血管病或胃腸道病高風險的患者,塞來昔布是正確選擇,如果感覺有必要的話,可以使用阿司匹林。
PPI安全性和骨密度
一項來自加拿大的Targownick的研究[2],他一直處于PPI使用與骨密度變化評估研究的領先地位。這是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有趣的方式:利用三維CT代替標準的骨密度,為體積骨密度以及皮質和小梁層的差異提供研究。這是一種非常明顯、高度先進的方式來評估患者。由104名參與者,52名PPI使用者,52名對照。最低限度是沒有差異。
在與患者交談中,不要PPI與骨密度之間的關系。數據顯示,回顧性數據庫在PPI使用和臀部、頸椎和橈骨骨折的骨質疏松方面并不準確。如果患者需要PPI,他們應該服用它。如果需要鈣劑和維生素D,他們也應該服用,但不要是因為他們正在服用PPI.
炎癥性腸病
一項是關于vedolizumab的研究[3].這項研究來自芝加哥大學Christensen和其同事。他們觀察了vedolizumab的臨床緩解率。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發(fā)現14周的誘導率范圍為35%--40%.
你回顧2013年《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Sandborn及同事們的文章[4],誘導率不是這樣地高。范圍大約為14%,安慰劑為6.8%.對克羅恩病的效果并不是那么好。但是當研究反應的這些患者,維持緩解會更好--范圍為35%以上。我認為誘導窗可能需要更長,芝加哥大學的經驗強調了這點。
第二個研究也來自芝加哥大學,再次研究了低度異型增生的患者。當談到低度異型增生,立刻想到是不得不施行手術。然而,這些調查人員回顧性觀察他們的評估發(fā)現,當這些患者施行手術后,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出現高度異型增生。這些患者沒有其他可視的病變。應用染色內鏡和可視病變局部切除強調:我們已經改變了治療IBD患者的模式,即使是有可切除病變的低度異型增生。
參考文獻:
[1]Chan FK, Ching J, Cheung C, et al.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ulcer bleeding in arthritis patients with high cardiovascular and high gastrointestinal risks: a 18-month, double-blind, randomized trial. Program and abstracts of Digestive Disease Week; May 16-19, 2015; Washington, DC. Abstract 814.
[2]Targownik L, Luo Y, Goertzen A, Slotboom A, Leslie WD. Comparing bone structure and bone metabolism between long-term proton pump inhibitor users and non-users. Program and abstracts of Digestive Disease Week; May 16-19, 2015; Washington, DC. Abstract 781.
[3]Christensen B, Goeppinger SR, Colman RJ, et al. Vedoliz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IB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experience. Program and abstracts of Digestive Disease Week; May 16-19, 2015; Washington, DC. Abstract Tu1350.
[4]Sandborn WJ, Feagan BG, Rutgeerts P, et al; GEMINI 2 Study Group. Vedolizumab as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Crohn's disease. N Engl J Med. 2013;369:711-721.
[5]Cleveland NK, Colman RJ, Rodriquez DM, Hirsch A, Hart J, Robin DT. Revised predictive values for IBD colitis-associated neoplasia in the modern era. Program and abstracts of Digestive Disease Week; May 16-19, 2015; Washington, DC. Abstract Su2014.
(完)
編譯自:Keeping 'Tract': GI Updates From DDW 2015,Medscape,June 08,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