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nèi)科醫(yī)學進展 > [ACC2015]膽固醇理論的又一論證:OSLER研究延長期隨訪結果
作者:郭藝芳(河北省人民醫(yī)院)
膽固醇理論認為,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主要成分,沒有膽固醇就沒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20余年來先后結束的大量臨床研究證實,對于心血管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應用他汀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仍存在爭議。多數(shù)學者認為,他汀主要通過降低膽固醇水平發(fā)揮有益效應,但也有學者認為此類藥物的多效性(抗炎、抗氧化應激、保護血管內(nèi)皮功能等)起著關鍵作用。半個多世紀以來,多項臨床試驗均未證實非他汀類藥物(貝特類、煙酸、魚油制劑等)可以改善患者預后,因此有專家認為通過降脂改善預后可能是他汀類藥物所特有的。
不久前揭曉的IMPROVE-IT研究表明,與他汀單藥治療相比,聯(lián)合應用他汀和依折麥布可進一步降低膽固醇水平,并更為有效的減少了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這項研究結果有力證明,應用非他汀類藥物降低膽固醇水平同樣可以使患者獲益,從而論證了“降膽固醇是硬道理”的理念,為膽固醇理論提供了新的臨床研究證據(jù)。
2015年ACC年會期間揭曉了OSLER研究受試者延長期隨訪結果,進一步論證了膽固醇理論的普適性。該研究采用開放標簽設計,共納入?yún)⒓?期與3期Evolocumab(PCSK 9單克隆抗體)臨床試驗的4465例患者,均予以標準化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按照2:1的比例隨機納入Evolocumab(2976)或安慰劑(1489例)治療組。Evolocumab組患者接受每2周一次Evolocumab 140mg皮下注射或420mg每月1次皮下注射。平均隨訪11.1個月。主要終點為由死亡、心肌梗死、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冠狀動脈血運重建、卒中、短暫腦缺血發(fā)作和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所組成的復合終點。隨訪結束時,Evolocumab較安慰劑組受試者LDL-C降至<70 mg/dl(差幅約61%)(P<0.001),LDL-C降至<70mg/dl者的比例分別為73.6%與3.8%(P<0.0001),兩組主要終點事件發(fā)生率分別為0.14%與0.41%(P=0.33)。Evolocumab組患者冠動脈事件與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均較安慰劑組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未達到統(tǒng)計學顯著性差異。兩組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無異常。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Evolocumab的降膽固醇效果及其安全性,并且繼ODYSSEY Long Term研究之后,再次證實PCSK 9抑制劑可以顯著降低臨床終點事件發(fā)生率。
OSLER研究的延長期隨訪結果令人振奮。本研究的意義不僅Evolocumab以及其他PCSK 9抑制劑的臨床應用展示了良好的前景,更為重要的是再一次論證了膽固醇理論。結合關于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依折麥布以及PCSK 9抑制劑Evolocumab的現(xiàn)有研究結論,我們可以認為通過降低膽固醇水平產(chǎn)生臨床獲益并非僅限于他汀類藥物。只要安全面顯著的降低膽固醇水平,就可以有效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當然,作為一項臨床終點試驗,OSLER試驗的延長期研究尚存在一些局限性,我們?nèi)孕枰笠?guī)模,設計嚴謹?shù)碾S機化對照試驗進一步探討Evolocumab以及PCSK 9抑制劑的確切療效,特別是對心血管及其高危人群遠期心血管硬終點事件的影響。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fā)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fā)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