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論壇推薦 > 卡馬西平所致藥疹的特征分析

卡馬西平所致藥疹的特征分析

2012-06-20 09:01 閱讀:6754 來源:愛愛醫(yī) 責任編輯:潘樂樂
[導讀] 卡馬西平治療癲癇和外周神經(jīng)痛有較好療效,而且價格較低,臨床上作為治療該病的第一線藥物。隨著其臨床廣泛使用,其所致的藥物反應近年來有增多趨勢。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本文收集5例由卡馬西平所致藥疹病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5例均

    卡馬西平治療癲癇和外周神經(jīng)痛有較好療效,而且價格較低,臨床上作為治療該病的第一線藥物。隨著其臨床廣泛使用,其所致的藥物反應近年來有增多趨勢。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本文收集5例由卡馬西平所致藥疹病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5例均為我院住院確診為卡馬西平所致藥疹患者。

    例1.男,24歲,患者于2006年3月因“癲癇病”而口服卡馬西平,0.1g,3次/d。約服3周左右,皮膚開始出現(xiàn)麻疹樣小丘疹,2d后全身皮膚出現(xiàn)紅斑、水皰,口腔、眼睛、腋部、頸部皺折處皮膚糜爛、潰瘍,伴有高熱。入院后診斷為“重癥藥疹”,立即停服卡馬西平,經(jīng)大劑量皮質激素、抗生素、組織胺藥物及支持療法綜合治療,15d痊愈出院。

    例2.女,50歲,2007年8月因“三叉神經(jīng)痛”口服卡馬西平0.1g,3次/d,服藥1周,開始出現(xiàn)皮疹,逐漸加重,體檢:全身泛發(fā)多形紅斑皮損,口腔、眼睛、會陰部黏膜嚴重糜爛,雙側手足緊張性大皰,診斷為“重癥滲出性多形性紅斑性藥疹”,經(jīng)大劑量激素、抗生素及支持療法,住院23d基本痊愈出院。

    例3.女,35歲,自述因外院擬診“精神病”而于2006年10月口服卡馬西平治療,2周后首先發(fā)現(xiàn)口唇、口腔黏膜破潰滲出,同時軀干、四肢、顏面部出現(xiàn)紅斑,其上有松弛性大皰,表皮壞死松解、剝脫、滲液糜爛,外觀酷似大面積燒傷,尤以腋窩、腹股溝、軀干、四肢為甚。應用激素、抗過敏、抗炎、支持療法、創(chuàng)面處理,20d后患者痊愈出院。

    例4.男,68歲,因“腦梗死伴右側肢體疼痛”,于2008年2月應用卡馬西平0.1g,3次/d,口服治療。第5天患者突然高熱,顏面部、頸部、上胸部及雙上肢出現(xiàn)指蓋大小密集紅斑,部分布位有水皰,診斷為“重癥多形紅斑藥疹”,立即停用卡馬西平,應用激素抗過敏、抗炎、支持療法。18d后皮疹完全消退。

    例5.男,70歲,患者因“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于2007年6月口服卡馬西平0.2g,3次/d。10d后,頸部、軀干出現(xiàn)紅色斑疹。第3天,皮疹加重,全身皮膚呈暗紅色,大片表皮剝脫,尼氏征陽性,診斷為“中毒性表皮壞死性松解型藥疹”,即應用甲強龍沖擊治療,抗感染,支持治療。1個月后好轉出院。

    1.2 診斷標準

    5例患者均符合藥疹診斷標準:有明確服藥史,有一定潛伏期,起病急,皮疹廣泛對稱,排除其他內科傳染科疾病,排除其他藥物過敏。

    1.3 用藥原因

    5例患者均因為神經(jīng)科疾病而用藥,其中外周神經(jīng)痛有3例,癲癇1例,精神疾病1例。

    1.4 潛伏期

    4~20d,平均為(13.9±5.9)d。

    1.5 起病特點

    5例均急性發(fā)病,4例起病時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發(fā)熱,最高體溫在38.5~39.5℃。

    1.6 皮膚黏膜損害特點

    皮損多由輕到重。5例起初均表現(xiàn)為類似麻疹樣皮損。1~2d內,皮損迅速發(fā)展至全身,融合成大小不等的片狀。眼結膜、唇黏膜、口腔黏膜、外生殖器及肛周皮膚黏膜開始出現(xiàn)不同程度水皰、糜爛、滲出伴出血,其中以唇黏膜損害較重。皮損出現(xiàn)疼痛,迅速發(fā)展成大面積的表皮壞死松解及松弛性大皰皮損,尼氏征(+),最終發(fā)展成SEM2例、TEN3例。

    1.7 系統(tǒng)損害

    不同程度肝功能損害4例,表現(xiàn)為AST、ALT、LDH高于正常的2~4倍,輕度BUN升高,其中2例出現(xiàn)尿蛋白+~+++,尿紅細胞+~++。

    2.結果

    所有病例均按重癥藥疹治療原則給予停用卡馬西平,應用大劑量皮質激素抗炎抗過敏,抗生素預防繼發(fā)感染,預防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加強創(chuàng)面護理,加強支持療法等綜合措施。糖皮質激素有地塞米松、甲潑尼龍。相當于等效的潑尼松用量為(1.8±0.2)mg·kg-1·d-1。治療有效時間為(9.8±3.2)d。5例患者住院天數(shù)為(18.9±2.1)d。

    3.討論

    藥疹的發(fā)生與遺傳素質有關??R西平代謝的個體差異與遺傳基因多態(tài)性密切相關。已有研究證明個體間CYP3A4活性的差異85%是由遺傳基因多態(tài)性決定的。

    卡馬西平的不良反應除引起皮膚黏膜反應外,還可引起發(fā)熱、淋巴結腫大、假性淋巴瘤綜合征、血清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樣綜合征及血管炎等。國內外文獻已報道卡馬西平所致的重癥藥疹有SEM、TEN、SEM/TEN、剝脫性皮炎(exfoliativedermatitis,ED)。研究結果顯示,重癥藥疹組患者出現(xiàn)藥疹的潛伏期較非重癥組時間長,分析可能與卡馬西平吸收特點有關。潛伏期越長,卡馬西平在體內的中間代謝產(chǎn)物就蓄積的越多,引發(fā)免疫反應的免疫原就越多,越易發(fā)展成重型藥疹。提示對于潛伏期長的藥疹患者尤須警惕其發(fā)展成為重癥藥疹的可能性。有研究認為發(fā)熱程度與皮損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本組5例由卡馬西平引起的為重癥藥疹。其臨床上有以下特點:
    (1)潛伏期4~20d,平均潛伏期(13.9±5.9)d。
    (2)起病急,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發(fā)熱,甚至高熱。
    (3)皮膚黏膜損害,起初較輕,但皮膚黏膜損害進展快,范圍廣泛而嚴重,易發(fā)展成重癥藥疹。黏膜損害以口腔粘膜重。
    (4)系統(tǒng)損害:以肝腎功能損害多見。
    (5)本組病例糖皮質激素有效劑量等效潑尼松平均為(1.8±0.2)mg·kg-1·d-1,若4~5d療效不顯著者,為避免較大糖皮質激素用量的不良反應,可并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20g/d,共3~5d。加強支持、對癥處理和創(chuàng)面護理,2~4周有望治愈。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