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學房撲
(專家課件預覽:點擊下圖可進行全文預覽)
心 房 撲 動
1887年蘇格蘭生理學家在動物模型中發(fā)現(xiàn),心房受電**后心房壁呈現(xiàn)一種快速規(guī)律性的收縮運動,命名為心房撲動。1906年心電圖之父Einthoven第一次用心電圖機記錄到。
定義:房撲時心房肌連續(xù)不斷的進行快速而規(guī)律性的除極和復極,所形成的一種房性心律失常。
發(fā)生機制:
可能是由于心房異位起搏點的自律性增高或心房肌某一局部存在的折返環(huán)所致。目前更多的實驗與臨床證據表明房內折返是其主要原因。正常心臟的左房右房存在許多生理性解剖障礙,如二、三尖瓣環(huán)、冠狀靜脈竇口、肺靜脈和腔靜脈入口等。后天因素如心臟手術后的切口瘢痕及心房肌纖維退行性變都可形成折返的解剖基礎。房撲的頻率取決于折返環(huán)的周長及傳導速度。根據折返的方向如逆時針運轉時其心電圖中的Ⅱ、Ⅲ、AVF為負鋸齒波,為常見型;呈順時針運轉時其心電圖中Ⅱ、Ⅲ、AVF為正鋸齒波為少見型。
心電圖表現(xiàn):
P波消失,代之以快速連續(xù)、規(guī)則的F波,以Ⅱ、Ⅲ、AVF為多見,典型時等電位線消失。
心房率:240-450次/分,典型房撲多為240-350次/分,如超過350次/分,多為不典型房撲,有些房撲的房率可
點擊下載:內科學房撲
利用簡易呼吸器接于病人,按其自發(fā)呼吸的頻率及幅度手工輔助呼吸,并逐漸增大擠...[詳細]
神經外科手術病人:在顱內動脈瘤夾閉手術病人和顱內壓升高的病人,手術操作結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