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消化內科診療指南 > 消化道影像學診斷優(yōu)選策略

消化道影像學診斷優(yōu)選策略

2013-02-03 17:51 閱讀:2146 來源:醫(yī)師報 作者:網* 責任編輯:網絡
[導讀] 單氣囊小腸鏡 SBE 的內鏡前端沒有氣囊,功能與DBE 相似。國內研究顯示,SBE 對可疑小腸疾病患者的診斷陽性率為60.9%,其中對OGIB 患者達66.7%。雖然小腸鏡檢查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否完成全小腸檢查、腸道清潔度、檢查過程中充氣是否適當、疾病種類、可疑
單氣囊小腸鏡 SBE 的內鏡前端沒有氣囊,功能與DBE 相似。國內研究顯示,SBE 對可疑小腸疾病患者的診斷陽性率為60.9%,其中對OGIB 患者達66.7%。雖然小腸鏡檢查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否完成全小腸檢查、腸道清潔度、檢查過程中充氣是否適當、疾病種類、可疑病變染色、是否借助X 線檢查、是否活檢、內鏡醫(yī)生的操作技巧等因素均可對小腸鏡的病變檢出率造成影響。
適應癥與禁忌證 隨著小腸鏡的深入應用,其適應癥不斷被拓寬,包括:OGIB、可疑小腸腫瘤/ 增殖性病變、可疑克羅恩病、不明原因小腸梗阻、不明原因腹瀉/ 蛋白丟失、小腸內異物、外科腸道手術后異常情況(如出血、梗阻等)、已確診小腸病變治療后復查、相關檢查提示小腸存在器質性病變可能等。
膠囊內鏡可行無創(chuàng)檢查 
膠囊內鏡(CE) 具有無創(chuàng)性,可間接觀察全部小腸,國內報道其對OGIB 的診斷陽性率達81.0%。但由于CE是根據(jù)患者自身腸蠕動觀察小腸, 不具有直接觀察、活檢、治療等功能, 故不適用于消化道出血量大、腸梗阻、小腸狹窄。
近期一項探討CE 對OGIB診斷的薈萃分析表明,CE 對于OGIB 的診斷陽性率(62.0%)與雙氣囊小腸鏡(56.0%)相當。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分別用OMOM 和GivenCE 對OGIB 進行研究,診斷陽性率分別為62.4% 和86.8%,說明CE 對OGIB 具有較高的病變檢出率,但由于兩個研究樣本量、所使用的CE 系統(tǒng)不同,無法進行兩種CE 病變檢出率比較。
CE 的診斷受腸道準備狀態(tài)、去泡劑的使用、CE 在胃內傳輸時間的長短、吞咽膠囊后的體位(右側臥位能增加全小腸檢出率)等影響。如充分的腸道準備及去泡劑的使用能提高腸道黏膜的可視性,從而提高病變檢測率;減少CE 在胃內的傳輸時間能提高完整小腸檢出率。
適應癥的選擇對CE 診斷效率尤為重要。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yī)院的一項回顧性研究表明,CE 對梅克爾憩室病變的檢出率較低(7.7%),漏診率較高。
依常用內鏡特性選擇檢查手段 
常規(guī)內鏡檢查 包括胃鏡、結腸鏡和十二指腸鏡檢查。胃鏡檢查可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及胃手術后近端小腸腔內、壁內以及外壓性病變;結腸鏡可觀察大腸、回腸末端病變,其中回腸末端是多種疾病病變的高發(fā)部位,建議結腸鏡檢查時,常規(guī)插鏡進入回腸末端進行檢查;十二指腸鏡及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可觀察十二指腸乳頭及周圍病變,對膽道和胰管病變具有臨床價值。
超聲內鏡 主要對已發(fā)現(xiàn)病變的定性有所幫助,如觀察病變的深度、腸道組織結構情況、腫瘤性病變的浸潤情況、病變周圍有無淋巴結腫大、病變周圍臟器的情況、引導黏膜活檢或必要時的穿刺活檢。但超聲內鏡對于探查病變價值有限。
手術中內鏡 在外科手術中,可對腸道進行人工打孔,內鏡經開孔向上可觀察至十二指腸, 向下可觀察至盲腸。外科手術是OGIB 的最后檢查和治療手段,術中內鏡檢查是對手術探查陰性者的補充,對OGIB 的病變檢出率可達70%~100%。
結語 
臨床對于OGIB患者的檢查手段多種多樣,但尚沒有任何一種檢查手段絕對完美且適用于所有OGIB 患者,需相互補充才能使患者獲益最佳。
CE 和氣囊輔助小腸鏡是提高小腸疾病的病變檢出率的重要方法,臨床醫(yī)生可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各檢查手段的特點選擇最佳的檢查方法。
但應用時需注意以下禁忌證:嚴重心肺功能異常、高度麻醉風險、無法耐受/ 配合內鏡檢查、相關實驗室檢查明顯異常(重度貧血或低白蛋白)、完全性小腸梗阻無法完成腸道準備、多次腹部手術史、低齡兒童、妊娠女性、其他高風險狀態(tài)(如中度以上食管胃靜脈曲張、大量腹水等)。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