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唐山市民劉博在網(wǎng)上發(fā)帖《唐山血站的用血政策令人質(zhì)疑!親歷者說:讓無償獻血者心寒!》講述自己無償獻血十余年,手術用血報批受阻,家屬被要求"互助獻血"……
近年來,不少無償獻血很多年的"資深"獻血人及其親屬開始因未能"互助"而頻頻遭遇"用血難"."互助獻血"為何飽受質(zhì)疑?在宣傳、推廣過程中,又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紕漏?人們奉獻愛心的積極性是否會遭受打擊?
"資深"獻血人:獻血很踴躍 用血很受傷
近日,家住河北唐山市的劉博告訴記者,今年3月,自己因手術醫(yī)院要求"備血",但當愛人按照醫(yī)院指定程序來到唐山市中心血站報批時,卻被告知必須參加"互助獻血
"我愛人和血站的工作人員解釋說我曾不止一次義務獻血,他們說那不管用,這叫'互助獻血',家屬必須要獻。"劉博說,由于家屬未獻血,唐山市中心血站也沒批準劉博的用血申請。
1990年,劉博第一次參加單位組織的無償獻血。這些年來,他陸續(xù)參加了十多次無償獻血。"這些年我的獻血量最少也在2000毫升以上。"劉博說,"在獻血的時候從沒考慮過用血的問題,自己也希望一輩子都不用輸血,可這件事深深地傷害了我的感情。
血站解釋:用血審批與"互助獻血"并無必然聯(lián)系
記者采訪了解到,"互助獻血"并非新鮮事物。1998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國家提倡并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
唐山市中心血站負責人張國強告訴記者,開展"互助獻血"目的在于緩解血源緊張。"互助只能是作為無償獻血的一個補充性措施,永遠不能作為構建長效采供血機制的主要途徑。
對于劉博申請用血遭拒一事,張國強承認血站工作人員在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問題,但堅稱拒絕申請并非因為其家屬未參與"互助獻血",而是經(jīng)多方面考慮后才做出的決定。
"當時,他的家屬來申請2個單位的血,但我們通過聯(lián)網(wǎng)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他所在的醫(yī)院同一血型庫存量還有20個單位。"張國強說,"同時,工作人員一致協(xié)商認為,從申請表顯示的各項身體指標看,他沒有必要輸血,所以就沒有批準申請。
張國強告訴記者,之所以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可能是因為血站工作人員在動員家屬"互助獻血"時言語不當,為此血站方面曾安排工作人員到劉博家登門致歉,解釋原因。但劉博認為,血站并未兌現(xiàn)對獻血者用血的優(yōu)惠承諾,也未能對拒絕申請做出合理解釋。
宣傳、溝通雙缺位 亟須建立采供血長效機制
在唐山市中心血站的電梯間內(nèi),張貼著一張"無償獻血者免費用血待遇",上面顯示:無償獻血在1000毫升以上,獻血者終身免費用血,獻血量在1000毫升以下,獻血者享受三倍免費用血;無償獻血者的配偶、父母、及子女需要用血,按獻血量等量報銷。
在政策上,無償獻血者及其家屬在用血時應享受優(yōu)待,而現(xiàn)實生活中,這部分人群卻又為何頻頻遭遇"用血難
張國強解釋說,這是因為宣傳不到位,以致人們對"互助獻血"政策缺乏了解。"互助獻血"是作為提高血液庫存的一項補充措施而存在,與無償獻血者如何享受用血優(yōu)惠并無必然聯(lián)系。只要是擇期手術的病人,血站和醫(yī)院方面都會鼓勵、倡導其家屬參加"互助獻血",在這一點上,"資深"獻血人群和普通人并無差別。
"資深"獻血者為什么會感到"受傷"?張國強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血站和醫(yī)院工作人員與患者家屬之間溝通的方式、方法不當,比如,在患者急需用血時,血站才要求家屬"互助獻血",就會給家屬造成"不獻血就不給血"的錯覺,從而產(chǎn)生抵觸心理。
既然如此,那為什么不把"互助獻血"宣傳放到患者手術以后?張國強告訴記者,主要還是因為血源不足,如果把這項宣傳放到患者手術后,就很難保證"互助獻血"的采血量。血站既要宣傳"互助獻血",又怕傷害獻血人,也處在一個兩難境地。
張國強認為,要從根本上緩解之一矛盾,就必須建立一個采供血長效機制,下大力度增加血站的血液庫存。"首先就是要加大對無償獻血,包括互助獻血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其次,血站應與臨床醫(yī)生、患者建立起一個長效溝通機制,對于一些不予批準的申請,要及時做出解釋,這樣才可能避免對獻血者的積極性造成傷害。"
醫(yī)師節(jié)本身是好的,希望不要成為形式,更成為醫(yī)生的一種負擔,各地醫(yī)院為了迎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