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科醫(yī)學進展 > 美國醫(yī)師協(xié)會提出疑似肺栓塞“6步診斷法”
近日,美國醫(yī)師協(xié)會(ACP)發(fā)布了一項指導文件,旨在為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評估提供最佳實踐建議,該文件指出醫(yī)生應按照不同診斷策略對患者進行分層。Wayne J. Riley(ACP前主席)表示,盡管目前并沒有證據(jù)顯示CT檢查可改善患者預后,而且還會增加患者風險及支出,但這一技術在疑似肺栓塞患者評估中的應用仍在不斷增加。
肺栓塞的診斷非常困難,而相關檢查技術也在快速增加,所以ACP臨床指南編委會力求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建議。ACP認為CT及血漿D二聚體檢查存在過度使用的情況,這些檢查會增加對患者的傷害及經濟負擔,而且并不會帶來死亡相關獲益。
該指導文件為醫(yī)生評估肺栓塞提供了“6步診斷法”:
1.不常診斷肺栓塞的醫(yī)生遇到**時應首選使用明確有效的臨床預測方法對患者進行評估,以預測肺栓塞的可能性;2.肺栓塞可能性較低(滿足全部肺栓塞排除標準[PERC])的患者無需進行CT成像或D二聚體檢查;3.肺栓塞中度可能或未達到全部PERC的患者應進行高敏D二聚體檢查,但不應使用成像檢查;4.正常D二聚體水平可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因此在對50歲以上患者進行評估時應按照年齡對其D二聚體進行校正,以確定患者是否需要成像檢查;5.D二聚體水平低于年齡校正值者不應進形成像檢查;6.肺栓塞可能性最高者需進行肺動脈CT造影(CTPA),CTPA檢查禁忌患者或CTPA不可用時可選擇換氣-灌注法。
Ali S. Raja(ACP臨床指南編委會成員)表示,高敏血漿D二聚體檢查屬于非特異性檢查,而假陽性結果也可導致不必要的成像檢查,校正年齡后D二聚體臨界值可保持敏感性及特異性。ACP指出該指導文件并非適用于全部患者,也不應凌駕于醫(yī)生的臨床判斷之上。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fā)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fā)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