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神經內科醫(yī)學進展 > 老年癡呆門?當誤解遇上嘩眾取寵

老年癡呆門?當誤解遇上嘩眾取寵

2015-09-29 00:11 閱讀:2248 來源:醫(yī)脈通 作者:林* 責任編輯:林夕
[導讀] 9月5日,英國**一位信息提供者提醒《The Lancet》雜志,對《Nature》雜志即將出版的一篇論文加以注意。

    9月5日,英國**一位信息提供者提醒《The Lancet》雜志,對《Nature》雜志即將出版的一篇論文加以注意。據稱,該論文與阿爾茨海默病可能的傳染性相關,所以該信息提供者擔心文章發(fā)表可能造成媒體的廣泛報道和潛在的公共健康恐慌。

    雖然英國的科學媒體中心已參與幫助準確傳播該論文所報告的結果,但該信息提供者還是敦促《The Lancet》雜志,仔細考慮可以為進一步減少這種恐慌風險做些什么。隨后,《The Lancet》雜志給科學媒體中心寫信,解釋了其對這一潛在恐慌的理解,并詢問能否提供某種方式的幫助。

    科學媒體中心并不認為John Collinge和 Sebastian Brandner所發(fā)表的這篇論文是過分的聳人聽聞。他們指出,幾名經驗豐富的新聞發(fā)言人正在努力就該研究結果的傳播進行溝通,以防止造成任何可能的恐慌。他們還說,假如出現危言聳聽的相關標題,就不用期待可以阻止這種恐慌。

    9月10日,英國報紙報告上述研究結果的角度,與科學媒體中心同行的預期或希望相比較,有巨大的差異。從《 The Independent》的“老年癡呆癥可能是一種傳染病”、《 The Daily Mirror》的“你可能染上阿爾茨海默病”,到《The Daily Express》的“阿爾茨海默病的重磅新聞”等,這些標題的總體基調的確令人深感恐慌。

    一些新聞提供者已試圖糾正這種有害的基調。例如,英國廣播公司在其網站上發(fā)表文章說,“沒有證據支持這樣的標題”.與此同時,在許多其他國家,這個新聞要么根本沒有被提及,要么在新聞標題中至少包含了一個問號。

    任何人在讀懂了所發(fā)表研究實際表明及沒有表明的觀點之后,都會明白,在標題中添加問號是聰明和明智之舉。論文標題希望能獲得“β淀粉樣病變和腦淀粉樣血管病變在人際間傳播的證據”.但這項研究并沒有提供這樣的證據,正如作者自己在論文最后一段所承認的那樣:“沒有跡象表明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也沒有來自流行病學研究的證據,支持阿爾茨海默病是可傳染的。”

    John Collinge和Sebastian Brandner針對八例患者的小型尸檢研究表明,一些使用尸源性人生長激素治療后發(fā)生了醫(yī)源性克雅氏病的患者,在其腦垂體腺內也顯示出β淀粉樣蛋白沉積的證據。但該研究并沒有表明,這些患者如果活得更久的話(他們死于克雅氏病時,并沒有出現作為阿爾茨海默病病理特征的tau蛋白),是否真的會發(fā)展成為阿爾茨海默病。

    這項研究也沒有證明這些患者的β淀粉樣蛋白沉積,是由“β淀粉樣蛋白種子”污染過的生長激素所引起。正如研究作者在論文中所陳述的那樣:“對所有剩余存檔批次的c-hGH(尸源性人生長激素)進行朊病毒和Aβ(β淀粉樣蛋白)種子方面的分析,可能為這種相關性提供信息”.在這里,“提供信息”才是支持他們這種假設的真正關鍵。此外,還需要在動物中開展旨在觀察注射尸源性人生長激素,是否會繼發(fā)淀粉樣蛋白沉積的對照試驗,以支持他們的這種理論。

    一些新聞報道引用了“范式轉移”這一被極為過度使用的短語。然而,上述研究結果雖然很令人關注,但其離真正的“范式轉移”,還有很長的距離。盡管“范式轉移”這一短語的使用可能會提高新聞工作者和報刊記者的興趣和關注。但“人際間傳播的證據”真的是上述論文的適當標題嗎?該報告沒有描述淀粉樣病變的人際間傳播,而是報告了醫(yī)源性克雅氏病患者的淀粉樣病變。因此,在標題中選用這樣一個強力的陳述詞語,似乎也有誤導和潛在的危言聳聽意味。

    該研究的結果為神經病理學專家(包括那些被科學媒體中心選中的專家),留下了在貌似合理的解釋與牽強的外推之間,取得平衡的艱巨任務。公眾最終也被警告:“阿爾茨海默病與輸血相關”或“你可能染上阿爾茨海默病”,而這不僅會產生不必要的焦慮,還可能會減少人們多年來消除對該類病人歧視的努力。

    總體來看,對上述這一科學事件的報道處理很糟糕。該事件中的一位資深參與者,已經因為這種后果,而感到“不安和不知所措”.此外,盡管一些人已經做出了最大努力,但可以適當幫助科學性聞工作者的系統還是會因為人們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自滿而受到破壞。而英國公共衛(wèi)生當局的防范措施也表現的太軟弱且太遲緩。

    從這一事件中可能學到的教訓是,善意和希望并不足以防止公眾的健康恐慌。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